
南京监狱南京监狱的前身是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的“江宁罪犯习艺所”,原址位于南京市区老虎桥32号,俗称“老虎桥监狱”。1999年3月迁至南京市宁双路9号,是司法部命名的“优秀特殊学校”、“现代化文明监狱”。现有民警364人,年均关押罪犯2600人。 南京监狱坚持“传承文明、求实创新、科学人文、勇于争先”的监狱精神,率先实行数字化管理,加强“法制化、科学化、社会化”建设,积极创建最安全监狱、法治文明监狱,为建设“平安江苏”、“法治江苏”增光添彩!

江苏省南通女子监狱前身为南通监狱女子分监,2002年1月1日成立南通女子监狱筹备组。2003年2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。近年来,女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思想为指导,抓班子、带队伍、强素质,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坚定、乐于奉献、业务过硬、作风扎实的女民警队伍。1999年荣获江苏省妇联“巾帼示范岗”、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党支部、全省司法行政系统“双争”先进集体称号;2000年,被江苏省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单位,荣记集体二等功; 2001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;2003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,被评为江苏省“三八”红旗集体标兵,又一次荣记集体二等功,2004年3月,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“三八”红旗集体称号。

江苏省龙潭监狱建于1952年,占地面积2.44平方公里,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珠子山8号,紧靠312国道和宝华山风景区,是一所大型中等级警戒监狱。下辖江苏省龙潭重型机械有限公司、江苏龙瑞服饰有限公司和电子元件厂三个企业。 在省司法厅、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,监狱民警、职工大力弘扬“步步求实,着着争先”的监狱精神,开拓创新,奋力进取,实现整体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。监狱1999年被省监狱管理局、省司法厅命名为“文明示范监狱”和“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”,2000年被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人民满意政法单位”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,2001年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,2003年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“推进全面质量建设战略,创建最安全监狱”活动先进单位,2005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系统减刑、假释、保外就医先进单位,自1992年以来监狱连续七届十四年被评为“江苏省文明单位”。

苏州监狱的前身是清朝宣统二年(1910年)建于仓街小柳贞巷的“苏州模范监狱”,是清王朝狱制改良的产物。民国初年改名为“吴县模范监狱”,1919年7月更名为江苏第三监狱,1937年日军入侵苏州前撤消。1939年,汪伪政权在司前街建伪江苏第三监狱,次年从司前街搬迁到仓街南口、清末军械局旧址。因为当地地名“狮子口”,所以俗称“狮子口监狱”,有监房七十八间,分为男监、女监、杂居间、独居间。监房编号以“知、过、必、改”四字排列,后以“礼、义、廉、耻”四字排列。 解放后,苏州监狱由苏州市军管会接管。此后,监狱的建制、名称发生过几次变化,如叫做“江苏省第三监狱”等,1994年起称为江苏省苏州监狱,归江苏省司法厅领导。1999年,该监狱被司法部命名为“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”。

江苏省无锡监狱是一所关押重刑犯的高等级警戒监狱,座落于无锡市区惠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,南依太湖、京杭大运河,北靠沪宁高速公路。 监狱成立于1950年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在江苏省司法厅、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,监狱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“惩罚与改造相结合,以改造人为宗旨”的工作方针,紧紧围绕打造“富有文化、富有内涵、富有特色的品牌监狱”,围绕监狱安全稳定、公正文明执法和科学改造罪犯的本质要求,坚持以确保监狱平安为首任,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,以强化民警队伍建设为根本,励精图治,锐意进取,坚定不移地朝着“让人民满意,让社会放心”的目标阔步前进。1999年以来,监狱先后被省司法厅荣记二等功2次,2003年被省监狱管理局荣记集体三等功,2004年被评为无锡市文明单位,2005年被评为“江苏省文明单位”,2006年被省人事厅、省司法厅联合授予“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
江苏省洪泽湖监狱地处泗洪县境内东南境、洪泽湖西北岸,为省内土地面积最大的农村监狱,全国十大农村监狱之一。前身是1952年在滨海县境内组建、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公安部的新人农场。1954年新人农场更名为苏北建设农场。由于建设农场机构庞大臃肿,1956年根据公安部指示,撤销建设农场,分别成立大有、东直、民生、新荡、潮河五个劳改农场(俗称“北五场”)。1957年,江苏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正式接管安徽劳改农场,并在此续办国营机械农场。因海防需要,1965年,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滨海县境内的大有、东直、民生、新荡、潮河五个劳改农场(北五场),与泗洪县境内的洪泽湖农场对调,1966年,正式成立江苏省地方国营洪泽农场;对内先后更名为“江苏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”、江苏省淮阴监狱、江苏省洪泽湖监狱。

通州区司法局是负责司法行政工作的区政府工作部门。政法专项编制为101名,其中:机关政法专项编制36名(含纪检、监察编制),局长 1名,副局长4名,科级领导职数12名,基层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65名。

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南路2号

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39号

(一)贯彻上级制定的有关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针、政策,法律、法规,编制全县司法行政工作规划,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。 (二)根据县委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部署承办依法治县工作,协调、指导、督促各乡镇和各行各业的依法治理工作。承办县委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。 (三)制订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。 (四)指导、管理、监督全县的法律服务工作,监督指导律师事务所、公证处、基层法律服务所及社会法律咨询机构。 (五)管理和指导全县法律援助和“14 8”法律咨询服务。 (六)管理、指导全县的人民纠纷调解工作,协调和指导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,承担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;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;管理、指导全县司法科员和基层司法所工作。

仪征市司法局于1983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成立,现有法制宣传教育、社区矫正、法律服务管理、法律援助等7个职能科室,共有行政编制人员30名。此外,下设市公证处和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2个事业单位。2002年起,全市11个乡镇分别建立司法所,并于2007年底全部创建达标,成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。目前,乡镇司法所共有司法行政编制人员24名,今年,通过公务员考试,又招录4名政法专项编制人员。

江苏省溧阳市燕园路16号

射阳县位于沿海中部地区,东濒黄海,相传因精卫填海而成陆,因后羿射日而得名。全县总面积2752.5平方公里,列全省第一,沿海滩涂还以每年600公顷的成陆速度向海洋延伸。海岸线长103公里,是国际重要湿地,世界珍禽丹顶鹤有60%在射阳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。总人口94.78万,辖13个镇(区)269个村(居)委员会,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、1个省级外向型农业开发区,3个省属农尝1个盐尝1个工业区。射阳县人民法院历史悠久,前身为承审员办公室,成立于1942年冬,1945年改为司法科,1949年8月7日改为人民法院。射阳法院内设机构共19个,院设党总支部,下设10个支部。全院总编制数161人,现有在职干警143人,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约92.8%,法律硕士13人,在读法律硕士4人。

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辖11个区法院,23个人民法庭。南京法院紧紧围绕“全省领先、全国一流”目标,大力推进创先争优,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。

南通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,位于江苏省东南部,东临黄海,南临长江,与上海的崇明岛及江苏省苏州市隔江相望。南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,也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,其纺织、石化、港口、机械、电子、化工、建筑等行业较发达。市区有狼山、濠河等名胜。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占地面积23.5亩,内设刑一庭、刑二庭、民一庭、民二庭、行政庭、知识产权庭、立案一庭、立案二庭等21个部门,在编干警265名。辖区有海安县、如皋市、如东县、海门市、启东市、通州区、崇川区、港闸区、开发区等9个基层人民法院及其下属30个人民法庭。

徐州市辖鼓楼区、云龙区、泉山区、贾汪区、铜山区、丰县、沛县、睢宁县、邳州市、新沂市、经济技术开发区共11个县(市)、区。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(其中市区面积3037.3平方公里),总人口941万人(其中市区人口306.4万人)。徐州市设中级人民法院1个,基层人民法院11个,人民法庭25个。全市法院实有干警1644人,其中从事审判执行工作的1275人,有审判职称的法官990人。全市法院每年审(执)结各类案件近90000件。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座落在徐州市淮海西路延长段416号,有干警350人,其中本科学历205人,研究生学历(学位)的113人,已经毕业和在读的博士研究生4人。市中级人民法院内设机构29个,其中审判业务庭(局)14个。

金湖县人民法院建立于1960年,目前下设政治处、纪检监察室、办公室(研究室与其合署办公)、立案庭、刑事审判庭、民事审判第一庭、民事审判第二庭、行政审判庭、执行局、审判管理办公室(审判监督庭与其合署办公)、司法行政装备科、司法警察大队等部门,辖宝应湖人民法庭。现有干警80余人,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超过90%。

鼓楼区人民法院审判办公综合大楼建筑面积15800平方米,主体七层,局部六层,分为审判区和办公区。审判区设有大、中、小法庭22个,调解室6个,以及立案大厅、司法鉴定室等。法庭内设计算机、电子监控系统、庭审速录设施等。2006年我院投入资金60万元建设了由网络系统、举证系统和影像系统三个部分组成的科技法庭。